- 手机:
- 18255636696
- 电话:
- 0510-85223856
- 邮箱:
- 254100236@qq.com
- 地址:
-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湖大道180号28-102
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之际,勘探技术所精心打造的科普力作《钻井利器的故事》由中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、生动形象的示意图和饶有趣味的科普漫画,为读者揭开了钻井技术领域的神秘面纱,展示了钻井技术工具的创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,勾勒出一幅钻井技术发展的宏伟蓝图。
《钻井利器的故事》从钻探现场最显眼的钻机讲起,详细介绍了钻机的由来、升级以及未来趋势。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,钻探工程面临工作量大、分布区域广、承钻单位多等挑战,推广模块化钻机等绿色勘查装备,可以更好地推动找矿突破。
随着金刚石钻头在科学钻探、能源勘探、矿产勘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,地质工作者探索地球奥秘的步伐大大加快。 有了金刚钻,方向谁指引?在地下数百米甚至数千米的岩石中,需要一种“穿针引线”的技术——钻井导向技术。书中介绍,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了人工磁导航系统——“慧磁”(SmartMag),经过近年来的升级优化,测量精度已从“分米级”提高到“厘米级”,实现了超高精度中靶。
遇到难啃的“骨头”,怎么办?这时,铝合金钻杆闪亮登场了。作者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,“铝合金钻杆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‘既强壮又苗条的杂技演员’”,它以重量轻、钻进深度大、能耗小等优势,成为超深井钻探中钻柱的优选项,使钻探工程这一“伸入地壳的望远镜”望得更远。
海底取样,什么家伙最趁手?书中详细介绍了获取水合物岩心样品的必备利器——保真取样器。作者巧妙地将其比作“保鲜柜”,将海底的岩心放入其中,在一定时间内让岩心保持新鲜,不发生变质。此外,书中分析了国内保真取样器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,建议在优化取样器性能的同时,推动保压转移装置和配套实验设备研发和推广应用,力争早日实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取样的国产化操作。
从“铝合金钻杆”到“保真取样钻具”,从“金刚石钻头”到“慧磁”高精度定向中靶导向系统……每一种技术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它们不仅提高了钻井效率和安全性,也拓展了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知。
《钻井利器的故事》的出版,不仅是勘探技术所在科普工作方面的重要成果,更是对公众进行地质钻探知识普及的重要举措。通过这些生动有趣、通俗易懂的科普作品,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地质钻探科学的兴趣。
下一步,勘探技术所将继续创新科普作品形式,加强与学校、社区等单位的合作,拓展科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。以更生动、更直观的形式传播地质钻探知识,为推动地质钻探科学普及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