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手机:
- 18255636696
- 电话:
- 0510-85223856
- 邮箱:
- 254100236@qq.com
- 地址:
-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湖大道180号28-102
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育人价值,推动校地文化资源融合,6月19日至20日,红岗区文体旅局组织接待黑龙江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30余位教师,开展为期两天的红色文旅研学活动。此次活动以“实地观摩+互动研讨”形式,串联铁人王进喜纪念馆、铁人第一口油井景区、大庆石油馆、大庆博物馆等红色地标与文化场馆,让思政课教师沉浸式感受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的时代内涵,为思政教育注入鲜活红色动能。
6月19日上午10时,教师团首站抵达铁人王进喜纪念馆。在“不屈的童年”“赤诚报国”“艰苦创业”等主题展厅,泛黄的工作笔记、陈旧的钻井工具与珍贵历史影像交相辉映,生动还原了铁人王进喜“宁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的奋斗征程。讲解员细致讲述石油工人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,让教师们在实物史料与场景复原中,深刻体会“爱国、创业、求实、奉献”的铁人精神核心要义。
午后,团队前往红岗区铁人第一口油井景区。保存完好的泥浆池、简陋的值班房仿佛重现了大庆油田创业初期的艰辛场景。在宣誓墙前,全体教师庄严重温入党誓词,铿锵誓言与抽油机的轰鸣交织,将“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”的拼搏精神烙印心间。教师们纷纷表示,这种“行走的思政课”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,而是可触摸、可感知的精神丰碑。
解码石油文明: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双线日上午,教师团走进大庆石油馆,在“石油的形成”“勘探开发技术”“未来能源展望”展厅,通过VR模拟钻井、互动沙盘等科技手段,直观了解石油工业从地质演化到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。4D影片《石油梦想》以沉浸式视听体验,展现石油科技从“人拉肩扛”到智能化开采的跨越式发展,让教师们惊叹于科技创新在能源领域的强大驱动力。
行程末站的大庆博物馆则呈现了另一重文化维度。古生物化石展厅中,猛犸象、披毛犀化石诉说着百万年地质变迁;历史人文展厅通过肃慎先民生产场景复原、近代移民生活图景,勾勒出大庆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脉络。教师们对比“石油会战”时期与当代大庆的城市风貌影像,在“工业锈带”到“生活秀带”的变迁中,深刻理解精神传承与时代发展的辩证关系。
“将铁人精神融入思政课堂,要让学生感受到奋斗者的热血温度。”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研学分享会上感慨道。
本次活动通过“红色引擎”驱动思政教育创新,成功搭建校地文化交流桥梁——区文体旅局以专业讲解、场景化体验为支撑,黑工商马院教师则将红色文旅素材转化为教学案例,实现“研学—教学—育人”的闭环。
红岗区文体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活动不仅助力高校教师将“行走的感悟”融入思政课堂,更推动红岗区红色精神传承与特色文旅品牌深度融合。未来,该区将持续深化“红色文旅+思政教育”模式,打造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活力的文化育人矩阵,让大庆精神(铁人精神)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