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手机:
- 18255636696
- 电话:
- 0510-85223856
- 邮箱:
- 254100236@qq.com
- 地址:
-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湖大道180号28-102
“自研旋导一季度施工45口井,较去年大幅提升,但还有提升空间。”窗外,山东东营的一场春雪悄然飘落,沉浸在思索中的旋导团队负责人肖红兵浑然不觉。
旋导技术,素有钻井技术 “皇冠上的明珠” 之称,就像精准制导的巡航导弹,能够精准锁定油层,油在哪里,它就精准奔赴哪里。
“这项技术以前被国外油服公司垄断,外方技术服务费按分钟计价,设备参数对我们全封闭。”回忆1999年团队初创时的困境,团队成员李闪陷入了沉思。当年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团队,把被褥搬进实验室,对照技术方案,一遍一遍梳理问题、查找异常……
2019年寒冬的渤海湾见证历史性突破。当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首次在胜利油田东辛1-2-斜596井试验成功时,现场监控室爆发出压抑了20年的欢呼。然而,喜悦尚未褪去,项目组便面临着更为紧迫的任务——工具的产业化和工程化应用。
在西南工区的雨季,设备在高温与高湿度中‘蒸桑拿’;在西北荒漠的沙暴天,精密传感器要扛住零下25摄氏度的极寒。项目组成员陈威翻开工作日志,2022年在涪陵页岩气田的攻坚历历在目。为攻克页岩气“千层饼”地层的导向难题,团队独创“地质-工程双甜点”算法,在焦页70-S2HF井创下一趟钻276个小时无故障完钻作业纪录。
2023年初春,在胜利济阳页岩油重点井,某国外油服巨头因井下154摄氏度的高温主动退场。肖红兵团队带着刚定型的高温旋导系统紧急驰援,工程师们连续72小时驻守司钻房,最终让钻头在3146米超长水平段跳起“华尔兹”。当该井顺利完钻时,甲方负责人紧握的拳头重重砸在控制台上:“咱们自己的‘巡航导弹’,成了!”
如今,这支铁军不仅成为国内首个在胜利济阳页岩油、川渝页岩气、西北碎屑岩及海上油田等全场景实现旋导技术应用的团队,更在南海深水、塔里木超深井等领域树立起27项工程标杆 。
实验室里,年轻的90后博士李伟正在攻关旋转导向三维轨迹闭环控制技术难题。窗外,春风拂过荣誉墙上国家能源局颁发的“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”奖牌,金属光泽映照着墙角的初代图纸——那些泛黄的坐标纸上,26年前的铅笔痕迹依然清晰可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