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手机:
- 18255636696
- 电话:
- 0510-85223856
- 邮箱:
- 254100236@qq.com
- 地址:
-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湖大道180号28-102
在四川盆地这片地质迷宫深处,一代代物探人以脚步丈量巍峨群山,以科技探寻大地奥秘,也在巴山蜀水间追逐着属于山地物探人的光荣与梦想。
如今,在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”的号召下,他们持续推进技术创新,在短短数年间推动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效率与精度实现跨越式提升。多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,不仅为我国天然气增产注入强劲动力,更在中国石油75年奋进征程中谱写了物探人找油找气新篇章。
同时,持续迭代升级的“地震—地质—工程一体化技术体系”全面应用,为川南—川中—川东多层系页岩气实施了一次立体“深度体检”。基于该技术精细雕刻龙马溪组、筇竹寺组与吴家坪组地下甜点体,将有利区圈定精度提升40%,有力支撑长宁—威远、泸州—渝西万亿储量、百亿产量页岩气田建产与稳产,川中德阳—安岳裂陷槽筇竹寺组产能快速上产,川东南雅向斜吴家坪组新增储量高效动用,推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从“单层突破”迈向“立体连片”开发新格局。
面对川渝复杂山地地形,西南物探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在崇山峻岭间量身打造了一批山地专属勘探装备,为物探作业插上智能之翼。
智能检波器的应用终结了传统有线排列“逢山开道、遇水架桥”的作业历史。以往工人需背负沉重线缆攀越悬崖,城区、高陡山区等井炮难以覆盖的区域长期处于“资料空白”。如今,无线采集使设备部署效率提升50%,工人彻底告别肩扛线缆的时代;专为川渝路网定制的小吨位可控震源,转向灵活、适配性强,成功填补城区勘探空白。
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不仅是技术与装备迭代,更是精益求精、永不止步的工匠精神与数智技术的深度融合。
四川盆地的石灰岩地层,是块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可高级技师唐文举偏不信邪:“我就要给钻头装‘牙齿’,啃下这块硬骨头!”
“90年代末的钻机,性能差还不安全,厂家又不肯研发,只能我们自己琢磨。”唐文举回忆道。2015年,他带领团队迎战温度、硬度、角度三大难题,他们把烤箱当“加热炉”,用石灰做“降温剂”,反复试验了380多个小时,失败了18次,最终研制出首个“金刚石取芯钻头”。在“高峰场三维项目”中推动钻井工作提前一个月完成。37年来,唐文举一直在“胡勇创新工作室”,他常说:“这是石油工匠的使命,得扛住!”就算退休了,他仍坚持传授技艺:“技术传下去,队伍才有底气。”
在塔里木无网区,“无人机+低轨道卫星”的组合更让人惊叹:节点QC回传效率提高了50%,以前得肩扛手抬的设备操作,现在拿手机就能远程监控,勘探精度也从“百米级”变成了“米级”,精准度一下提了好几个档次。
新质生产力不光追求效率和精度,更用数据驱动织密了安全“防护网”。以往,爆破物资管理依赖人工记录,核对数据耗时、隐患难以及时察觉;如今,“6+2”智能化管理平台全面铺开,实现了全流程实时可控。
2022年,民爆一队的赵忆梦肩负炸药雷管现场录入重任。她每天穿梭工地指导操作,日均步行两万步。深夜校验数据至11点,总结出“三段式工作法”:清晨调试设备,午间核对数据,深夜二次检查。两个月内,她参与编写《民爆手持机操作指南》,提炼“数据录入五步法”等6项规范全部落地,助力316台手持机实现线上闭环管理,为项目节约数据核对时间达百余工时。这种“以数据守护安全”的模式,成为新质生产力赋予山地勘探的“安全密码”。
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“人才协同”。西南物探汇聚全国技术精英,融合外乡经验与本地勘探实践,形成了“八方智慧共破难题”的局面。
福建籍的陈志君将海外模块化施工经验引入开州项目,还牵头构建“地形风险分级模型”。借助GMSRA软件对工区1700多平方公里的“多向坡度+起伏度”算得明明白白,精准分成23个施工模块,配套直升机起降点和应急通道,使高陡山区设备搬迁效率提高40%,极高风险区域作业频次下降62%。现在,陈志君的闽南语里混进了不少川渝方言,他笑着说:“在四川搞勘探,早把这儿当老家了!”
湖南籍的党支部书记姚志武推动“智能化地震队”落地,升级后的生产指挥系统实现“风险防控-资源调配-质量追溯”全流程数字化。高精度定位终端实时回传测量轨迹,无人机航拍生成三维风险图层,156个风险点清晰可视;用KL-GMLiveQC4.0软件将施工质量数据分析从12小时缩至4小时。在西南物探分公司14支物探队共同努力下,川渝地区采集日效从1506炮提升至2139炮。“外乡技术+本地经验”协同,催生山地勘探新质生产力体系越来越完善。
从足212井突破到资201井成功,从以前的艰苦奋斗到如今的新质生产力破局,西南物探铁军在四川盆地走出了一条“技术创新、装备迭代、工匠赋能、数据驱动、人才协同”的山地勘探新路。
在新征程上,山地铁军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为翼,秉持“建设四川盆地战略腹地高地”的信念,传承“四特别”铁军精神,于更深更广的山海之间,继写山地物探人的光荣与梦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