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手机:
- 18255636696
- 电话:
- 0510-85223856
- 邮箱:
- 254100236@qq.com
- 地址:
-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菱湖大道180号28-102
1940年初,二战爆发没多久,31岁的哈里·奥本海默不顾自己的独苗身份,也不顾家里还有矿要继承,直接跑去参了军。
在利比亚战场,他碰上了隆美尔的部队,被三个德国纵队包围。本来上级都以为他阵亡了,德军都公布击毙名单了。没想到过了几天,他像没事人一样跑回来了。
他的父亲,戴比尔斯主席,世界钻石垄断者恩斯特·奥本海默听了这个消息,吓得不轻。
鉴于奥本海默家的老二已经在5年前去世,老恩斯特就剩这么个亲生儿子了,死不起了。
况且戴比尔斯还在偷偷卖工业金刚石给德国人。儿子还在前面打纳粹,当爹的怎么能放心和元首做生意。赶紧动用关系把儿子撤回后方罗本岛,做文职工作。
顺便说一下,罗本岛后来出名,是因为一位南非名人在这里蹲了十几年大牢,那个人的名字叫纳尔逊·曼德拉。
二战快结束时,哈里被叫回了家,出任戴比尔斯总经理,正式接手父亲的商业帝国。
哈里接班戴比尔斯时,这家公司在整个钻石行业都已经找不到敌手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高枕无忧当个富二代。哈里所要面对的,是更加复杂的战后世界政局。
世界上看戴比尔斯不爽的国家没有五六十也有三四十,最重要的是美苏双爹都不是很待见这个垄断集团。
苏联发现钻矿的故事也很巧合,40年代末起,地质学家就在西伯利亚探矿,多年来一直没有收获。没想到1955年,地质学家偶然发现了一个狐狸窝,狐狸为了挖洞把地下的金刚石矿土翻到了地面。
专家们没想到,他们花了几年时间,还不如一只狐狸。他们沿着狐狸窝继续探索,发现了一片巨大的金刚石矿场。
苏联开采钻石的方法非常具有社会主义美学,在雅库特,苏联人建了一座名叫艾哈尔的新城市。西伯利亚天寒地冻,这座城市建立在无数矿井支柱上,城市上空全部用半透明塑料膜覆盖来保暖。
于是在苏联人施展了一发大地按摩术,炸出了一个个巨大的矿坑。很快,苏联人就拿到了第一批钻石。
对手握钻石的苏联人来说,有两个选择。一是向国际市场倾销钻石,社会主义铁拳直接打击西方钻石业。代价是辛辛苦苦发现的钻矿,价值没法最大化了。
正当苏联人还在思考,哈里·奥本海默已经坐不住了。以前打价格战,是戴比尔斯挤死人家,现在对面是个深不见底的超级大国,还手握钻石富矿,分分钟就是毁灭你与你何干。
在社会主义面前,他感受到了面对隆美尔都不曾有过的恐惧。立刻派自己的堂兄菲利普前往莫斯科。
哈里强作镇定:莫慌,我这里有一个问题和一个建议,你带给慈父就好,其他话莫要多说半句。
苏联为什么要独自销售钻石,全世界钻石商人全部都破产,苏联也捞不着好处呢?
我们戴比尔斯用一个高出市场价的价格,收购苏联生产的所有钻石原坯。大家一起垄断市场。这样钻石价格跌不下来,我们站着把钱赚了,你们也有钱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,多好啊。
这个道理无疑是朴实而简单的,但苏联人还是忧心忡忡,一方面和资本家打交道,这件事在政治立场上就说不过去了,况且你哈里·奥本海默还是绝对的资本寡头。
另外,南非以种族隔离制度享誉世界,克里姆林宫和南非公司偷偷打交道。说出去,是要被美国和它的小弟们指指点点的。
于是,戴比尔斯开辟了一条复杂而又机密的渠道。首先他们会通过一系列小公司来收购西伯利亚的钻石,而这些小公司又分别隶属于几家卢森堡和瑞士的公司,而这些控股公司又属于更大的公司。
通过一层层的股权控制,戴比尔斯可以在幕后像操纵木偶一样操纵整个交易进行,外行根本无从追查。
而苏联可以放下心,一边在联合国谴责南非的种族主义,批判资本家的垄断行为,督促各国抵制南非进出口贸易,一边把钻石卖给南非人。
50年代开始,非洲人民开始摆脱殖民地的身份,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。而获得了独立的非洲黑兄弟们,自然拒绝和一个实行种族隔离的国家进行交易。
于是,苏联把自己这套玩法又无偿转授给了非洲兄弟,通过类似「金刚石开发公司」和「矿业技术服务公司」这样的渠道,大量钻石被戴比尔斯收入囊中。而非洲兄弟们卖了资源,可不就有钱买AK了嘛。
事实上,战后的美国,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,而奥本海默家族代表的,还是以伦敦为核心的旧经济体系。
二战中,老恩斯特两面三刀,和元首眉来眼去,配合英国政府大打太极拳,成功惹恼了罗斯福。
另一方面,奥本海默家族控制了整个钻石行业的上下游,正好撞在美国《反托拉斯法》的枪口上。
在美国,没有一家钻石店可以挂着「戴比尔斯代理商」的牌子营业。甚至二战结束后,戴比尔斯高管都不会随便去美国,怕一下飞机就被美国人控制起来。
早在罗斯福主政期间,司法部就开始调查戴比尔斯,试图起诉它控制了金刚石制造业。但苦于没有证据。
1970年,司法部反垄断局接到一个匿名举报电话,告发戴比尔斯正在筹划收购美国工业级金刚石产业。
举报人非常专业,不仅用的是无法追查的公用电话,还故意改变了语调,也拒绝和司法部任何官员见面。他为反垄断局提供了一系列的人名、地名和银行户头。
他告诉反垄断局,哈里·奥本海默巧妙地把经济实体隐藏在300多个互相关联的公司里,而这些公司注册在卢森堡、瑞士等等对奥本海默帝国非常友好的国家。
通过这些公司,戴比尔斯可以投资美国境内金刚石制造业公司,更可以把货卖给美国钻石商人。
沿着举报人的线索,反垄断局经过了几个月的调查,终于找到了一家名为「克里斯滕森金刚石产品公司」的企业。
这家企业主业生产石油钻井塔的钻头。调查人员发现,戴比尔斯控制了克里斯滕森50%的股份,并且将最好的金刚石原料独家提供给克里斯滕森,通过它来影响美国石油钻井业。
就在司法部拿到确凿证据之时,戴比尔斯突然宣布退回这家公司的股份,和克里斯滕森撇清了关系。
这让司法部官员们大失所望。因为他们知道,戴比尔斯永远有办法把货偷偷弄进美国,但他们能抓住钻石巨头的马脚的机会很可能只有这么一次。
实际上,直到1975年,美国政府才第一次从戴比尔斯身上收到罚款,加起来一共4万美元,还不够买颗稍微大一点的钻石。
奥本海默家族和美国,与其说是针锋相对,不如说相爱相杀。老恩斯特能入主戴比尔斯,靠的就是美国前总统的牵线搭桥和美国资本的大力支援。而战后,美国更是戴比尔斯最重要的消费市场,75%的珠宝级钻石都卖给了美国人。
在二代目看来,父亲执掌的戴比尔斯,只是大英帝国经济系统的一部分,而且是一个服务富人的生意。这样的生意是没有未来的。
另外,哈里还很早就认识到了大众传媒的潜力,他甚至在战前就通过摩根财团的引荐,与世界第一家广告公司,也是当时美国最重要的报纸广告代理商N.W.艾耶父子公司搭上了线。
既然戴比尔斯无法直接接触美国市场,哈里希望利用广告传媒的力量,让艾耶公司替戴比尔斯打一场代理人战争,为美国消费者编制一套关于钻戒的「爱情神线
那一年,勃艮第大公,也就是著名的大胆查理,把女儿玛丽嫁给了奥地利大公,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。
对方送给玛丽一枚镶有重达76克拉钻石的戒指作为结婚信物,象征永恒的爱情。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枚钻戒。此后,欧洲王室频繁的基因交换运动中,开始出现钻石的身影。
钻石真正成为广受欢迎的宝石,还是因为18世纪,切割工艺改进,最大程度释放了钻石的光芒,钻石才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宝石之一。
而钻石见证的第一段爱情,虽然没有天长地久,也算是至死不渝了。因为玛丽公主婚后第五年,就从马上坠落,然后被马蹄子在背上狠狠踩了一脚,很快去世了。
钻石真正和爱情扯上关系,其实就是从上世纪30年代,戴比尔斯和艾耶公司的策划开始的。
为了把钻石扯到爱情上,艾耶公司游说各地大学,允许他们的演说家进入学校,向学生,尤其是女生们科普所谓「订婚钻戒的历史」,告诉女生,钻石是一份代表爱的礼物,一次浪漫的求婚钻戒是必不可少的。
毕竟男人才是真正为钻石买单那个人,不煽动一下男人的虚荣心,光讨好女人,钻石是卖不出去的。
当年美帝也可以说是民风淳朴,一番营销下来,从1939年到1941年,钻石在美国的销量两年暴涨55%,事实证明,只要荷尔蒙上来了,智商就下去了,哪国人民都差不多。
1953年,一部名为《绅士爱美人》的电影上映,银幕中,玛丽莲·梦露肆无忌惮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,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,是她在片中佩戴着看上去得有好几斤重的钻石首饰,摇曳身姿演唱的一首《DiamondsareaGirlsBestFri